刘睃
刘睃介绍 刘睃(Juān),西汉人物,被封为鲁文王,《汉书·景十三王传》、《汉书·诸侯王表》中有相关记载。 人物简介 刘睃(Juān):西汉有鲁文王刘睃(Juān)。见《汉书·景十三王传》《汉书·诸侯王表》。晋灼曰:“睃(Juān),音镌。”颜师古曰:“睃(Juān),音子缘反。”睃(Juān),人名用字。
欢迎访问历史人物相关的文章列表
刘睃介绍 刘睃(Juān),西汉人物,被封为鲁文王,《汉书·景十三王传》、《汉书·诸侯王表》中有相关记载。 人物简介 刘睃(Juān):西汉有鲁文王刘睃(Juān)。见《汉书·景十三王传》《汉书·诸侯王表》。晋灼曰:“睃(Juān),音镌。”颜师古曰:“睃(Juān),音子缘反。”睃(Juān),人名用字。
脱列哥那介绍 脱列哥那(?--1246年):即昭慈皇后乃马真氏,史称乃马真后,窝阔台汗的皇妃。1241年窝阔台汗去世,其长子贵由远征尚未归来。于是,脱烈哥那"未与宗亲们商议,便狡诈地擅自夺取了国家政权。此事件,史称“乃马真摄政”。脱烈哥那统治时间达5年之久。 摄政时期 脱烈哥那摄政后,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任命了一批不学无术的人担任朝廷内部的命官。法提玛本是波斯徒思人,被俘虏到哈剌和林后,不务正业,但经常接近脱烈哥那哈敦的斡尔朵(宫殿)。所以,当脱烈哥那摄政后,他权倾一时,曾与脱烈哥那合谋逮捕中书右丞相田镇海和燕京行台断事官牙老瓦赤。田镇海、牙老瓦赤得知后,逃奔到阔端斡尔朵,寻求其庇护。中书令耶律楚材也含怨而死。大商人奥都剌合蛮却被派往中原,接替牙老瓦赤的职务。 脱烈哥那的摄政,使成吉思汗《札撒》遭到废弃,造成法度不一。诸王"人人都向四方派遣使臣,滥发诏旨牌符;他们四下结党,各自为政" ,使蒙古帝国濒于崩溃境地。 篡权夺位 窝阔台汗在位时曾指定阔出的儿子失烈门为汗位继承人。窝阔台死后,脱烈哥那违背其生前意愿,决心立自己的儿子贵由为汗。1246年七月,诸王及那颜们召开大会,准备推举合罕(大汗)。但是,"还在拔都和宗亲们未到前,脱烈哥那和异密们就以自己的权力立了贵由为合罕"。贵由的即位为"黄金家族"内部的纷争埋下了种子。实际上,贵由自幼多病,难以料理朝政,朝纲事务多出于脱烈哥那的主张,政务由右丞相田镇海、断事官哈达处理。 在脱烈哥那和法提玛的合谋下,田镇海被迫逃奔到阔端处,幸免于难。贵由当政时,以谋害阔端罪处决了法提玛,重新任命田镇海为右丞相;处死了奥都剌合蛮,仍命牙老瓦赤主持中原地区的财赋事务。为保证法度的统一,贵由下诏收回诸王散发的牌符;规定诸王不准擅自颁发敕令;对窝阔台汗制定的法律条文,不准改动和任意损益增删等。另外,把管理突厥和河中地区的政务之权交给马思忽惕;命额勒只到鲁木、格鲁吉亚进行统治;原属绰儿马罕的军卒统归于额勒只;诸王所属部下,每10户人家抽2人充当把阿图儿军从征;将统治波斯和阿塞拜疆的权力交给阿儿浑。 察合台的长子木图干在攻占范延堡战争中阵亡,其子哈剌斡忽剌被指定为察合台汗国的继承人。察合台去世后,嫡子也速-蒙哥想成为合罕,但哈剌斡忽剌不让其参与朝政。贵由即位后,认为儿子在世,不能让孙子继承汗位。于是,决定派也速-蒙哥君临察合台汗国。 1248年,贵由迁移斡尔朵到叶密立-忽真的途中病逝,仅执政三年。 史书记载 《元史·卷一百一十四·列传第一·后妃一》: 太宗昭慈皇后,名脱列哥那,乃马真氏,生定宗。岁辛丑十一月,太宗崩,后称制摄国者五年。丙午,会诸王百官,议立定宗。朝政多出于后。至元二年崩,追谥诏慈皇后,升祔太宗庙。 《新元史·卷一百四·列传第一·后妃》: 太宗昭慈皇后乃马真氏,讳朵列格捏,号六皇后。先为蔑儿乞部长脱黑脱阿长子忽秃妻,太祖灭蔑儿乞,以后赐太宗。生一子,为定宗。太宗崩,后称制五年;复归政于定宗,而国事犹决于后;事具本纪。至元二年,追上尊谥,袝太宗庙。 影视形象 2013年电视剧《建元风云》(忽必烈传奇) 蔡雯艳饰演 脱列哥那。
姓名:柴田炼三郎 别名: 性别:男 国籍:日本 出生地:冈山县邑久郡鹤山村 出生日期:1917年3月26日 逝世日期:1978年6月30日 民族族群: 主要作品: 柴田炼三郎(1917年3月26日-1978年6月30日),日本作家。婚后改名斋藤炼三郎。出生于冈山县邑久郡鹤山村(现备前市)地主柴田知太家,排行第三。在庆应义塾大学预科三年级的时候,在“三田文学”上发表《十圆纸币》。1940年和斋藤毅子结婚,入赘斋藤家改名为斋藤炼三郎。同年从庆应义塾大学文学系中国文学科毕业,在日本出版协会工作。同年,长女美夏江出生。1942年入伍,1945年做为卫生兵被派遣到南方途中遇到埋伏,柴田炼三郎乘坐的船只被击沉,在海上整整漂流了七个小时才获救。战争结束后,田所太郎、大桥镇子的“日本读书新闻”复刊,柴田担任杂志“书评”栏目总编。同时期在“三田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文艺评论。师从佐藤春夫,1949年开始全面创作,1951年6月发表于“三田文学”的《死亡面具》(デス·マスク)获第25届芥川奖、第25届直木奖候补。第二年以《耶稣之裔》(イエスの裔)获第26届直木奖。同年历史小说《真说河内山宗俊》发表,1956年,在新创刊的“周刊新潮”上连载“眠狂四郎”系列,战后虚无主义的代表人物,武士眠狂四郎登场,剑豪小说(等同于中国的武侠小说)因此繁荣起来、柴田炼三郎也被冠以“剑豪作家”的名头。1969年《三国志英雄传》获第4届吉川英治文学奖。柴田炼三郎也经常发表随笔、散文。1978年因心肺毛病在庆应义塾大学医院去世,享年61。墓地在东京都文京区的传通院。
姓名:兰仁巴大师 原名:阿旺彭措 性别:男 朝代:近代 出生地: 出生日期:1922 逝世日期:1997 民族族群: 主要作品: 兰仁巴大师(1922-1997)原名阿旺彭措系拉萨哲蚌寺僧人,雪域当代著名的高僧大德。 “兰仁巴”是“菩提道修行者”之义。因这位尊者一生学修菩提道,人品行为符合菩提道教义,因此人们称他为“兰仁巴”。他的本名叫阿旺彭措,公元1922年生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现称“香格里拉”)县戎域纳当村一户贫苦藏族农民家,父名噶玛才仁,母名南卡卓玛。 兰仁巴7岁开始学习藏文且常诵经文,10岁前能背诵《文殊名经》、格鲁派《颂赞集》、《密集仪轨》、《护法供仪》等经典。 他9岁时在松赞林寺前世邦龙活佛坐前受剃度为僧。从十一二岁起就产生了入山修行的强烈愿望,14岁时家父病故,为了偿还父亲借的债务,养活弟弟和妹妹,不得不听从族人的劝告,离开寺院去打工,先在金矿做掏沙娃子,后来又跟随马帮经商,折腾了五六年以后,家庭经济有了好转。 此后,兰仁巴觉得在无聊的谋生中虚度年华毫无意义,便离开家庭,去拜当地最有名的大善知识阿吾多吉祥为师,学习菩提道修行次第。他先后学了《菩提道次第捷径》,《菩提道次第广论》等。 他在《自传》中说:这一段学习对他的思想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他认识到对自己有益的除了佛法没有别的东西,所以便毅然决然放弃了无意义的追求,上山按上师的教导走上了修行道路。 22岁时兰仁巴认识到学习经论的重要性,便去拉萨求学,进入了被称作第二个“那兰陀”的西藏最大佛教学院哲蚌寺的洛赛林,在哲蚌寺共学习了18年,刻苦认真,废寝忘食地学完了因明、般若、中观、俱舍、律学等正论以及释论和印藏历代学者的有关著作。他因记忆力和辩才出众,通过严格答辩,获得拉然巴格西学位。 佛教传统律学要见行动,兰仁巴在一生中对自己的戒行要求非常严格,即使在生活细节方面也从不作违律之事,故赢得了广大僧俗信众的敬重和爱戴。 他具有超常的毅力,在哲蚌寺学习期间生活条件极差,常常断粮缺食,有时每日只靠三五粒水泡的蚕豆充饥,有时十天半月无一粒粮食,只靠喝水维持生命。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随便接受他人的施舍,因为他怕吃别人的供养造业,为此,曾遭到他的上师赤江活佛的批评,说:“你不能太固执,必须吃饭,必须保持生命。” 1959年在一个山洞闭关时,兰仁巴和他的七个弟子一起,被莫名其妙地逮捕关进大牢。在监狱做苦役时,别的僧人都脱去了僧服,兰仁巴坚持律仪,从未穿过俗人衣服。1960年生活困难时期,劳改犯人每顿饭只发一小勺糌粑(约一两),虽然身体瘦弱如柴,但他还是坚持过午不食,把晚餐的一小勺糌粑节省下来,给同室的老弱病残者吃。 1962年无罪释放后回到哲蚌寺,闭门阅读《大藏经》和历代显密经论。在这期间写出了很多重要论著。 在“文革”期间,红卫兵入寺庙曾逼迫兰仁巴带头烧经毁佛,兰仁巴当众对着工作组说:“你们可以逮捕我、枪毙我,但我作为一名僧人,让我烧经毁佛我做不到。” 在那样恶劣的政治环境下,他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经典和佛像。当时公开念经要受批斗,信教群众手不敢拿念珠,口不敢诵六字真言,在这样黑暗的日子里,兰仁巴仍然在自己的僧舍里敲锣打鼓地诵经做佛事。别人劝他说,这样做很危险,兰仁巴说:“灯就是黑夜里照明用的,白天何必点灯?在灭法的紧要关头,才需要尽力支撑,以后圣教重兴时就可以撒手不管了。” 从改革开放到八十年代末,兰仁巴授比丘、沙弥、居士戒万余人。每年春秋二季他都在哲蚌寺举行大讲经,开讲《入菩萨行论》、《上师大供仪》、《七支修行法》以及《菩提道次第广论》等,参加听讲的国内外信徒有几十万人。兰仁巴因此被称作“雪域圣教的明灯”。 兰仁巴有很多传世之作,如《释量论解说》、《中观正见解说》、《大藏经阅读笔记》、《菩提道灯论疏解》、《格鲁大手印释难》以及《菩提道次第心传录》等。兰仁巴的著作,解经说理简明扼要,一针见血,对般若、中观、因明方面历代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他有很多新颖独到的见解,断疑解惑,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内行从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超群的智慧和学术功力。 兰仁巴大师正如广大信众奉送给他的"兰仁巴"这个称号一样,他的一生实践了佛陀的教义,他对佛教的贡献、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比哪个世界级大师差,但他的戒行、人格魅力,却比那些过着豪华生活、大腹便便、争当百万富翁的"大师"们胜过千百倍。他的社会影响之大,弟子之多,信众足以将他供养成百万富翁,穿珠宝衣、坐豪华车、住豪华洋房、吃佳肴美味。但这位大师把世间荣华富贵视如粪土,他追逐佛陀的足迹,喜欢米拉日巴式的生话,满足于住简陋的小土屋、穿粗布袈裟、吃粗茶淡饭。 兰仁巴一生坚持手不接触金银的戒律,为人非常谦虚慈悲。他有一句名言:“做人应该像大地那样,要让别人踩在自己的身上。”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愁云,经常都是乐哈哈的,初次见面的人,从他的外表上一点也看不出他就是鼎鼎有名的兰仁巴大师,以为只是一个哲蚌寺的普通贫苦僧人。他从来不宣扬自己,不承认他是什么佛菩萨的化身,不承认是某大成就师某大活佛的转世,不承认自己开悟和有超人神通,但他在信众心中树立的形象,却像金佛一样光芒万丈。 在当今社会里,像兰仁巴大师这样用自己纯真高尚的人格品德和思想行为实践佛陀教义,感化普度众生的佛门大德,恐怕是屈指可数了。这也是我将他的形像留在书里的原因。
姓名:梅里美 全名:普罗斯佩·梅里美 性别:男 国籍:法国 出生地:巴黎 出生日期:1803年9月28日 逝世日期:1870年9月23日 民族族群: 主要作品: 普罗斯佩·梅里美(Prosper Merimee,1803年9月28日-1870年9月23日),法国小说家。生于巴黎一个画家的家庭。从小就培养了对艺术的热爱和精微的鉴赏能力。1819年中学毕业,进入巴黎大学学法律。大学期间,他钻研语言学和各国的古典文学、哲学,这使他在成为一个作家之前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大学毕业后进入商业部任职。1822年结识了斯汤达,并深受其影响。1825年用假名发表了《克拉拉·加楚尔戏剧集》,作品具有异国情调和轻快自然的风格,完全抛弃了传统的古典主义的戏剧法则,获得成功。1827年发表了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抒情民谣集《独弦琴》。1828年他的第一部重要的作品历史剧《雅克团》出版,1829年,又出版了著名的历史小说《查理九世时代軼事》,继《雅克团》之后,再一次表现了他强烈的反封建、反宗教的思想感情。1829年连续写出了一批成功的中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马第奥·法尔哥讷》、《达芒哥》等。1830年以后梅里美被任命为历史文物总督察官,在发掘、整理和保存法国古代文物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个时期,他发表了中篇小说《高龙巴》和《嘉尔曼》,这是两篇最能体现他的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的作品。第二帝国时期,梅里美成为上议院议员,从此,他作为文学家和学者的生命实际上已经终结。梅里美的文学生涯正处在法国资产阶级文学从浪漫主义发展到批判现实主义的时期,这使他成为一个承受了浪漫主义影响的现实主义作家。
姓名:王吉昌 别名:超然子 性别:男 朝代:元代 出生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民族族群: 主要作品: 王吉昌,号超然子。生平不详,《道藏提要》考其为金元之际人。有《会真集》五卷,其集卷一为图说,卷二、卷三为曲集,凡九十馀首;卷四、卷五为词集,凡七十馀首。其内容皆以阐述太极、五行、八卦运动变化之数为主,以供内丹修炼所取法。收入《正统道藏》。《全金元词》收其词七十八首。
姓名:周理 俗姓:杜 性别:男 朝代:明代 出生地:祥云(今属云南)人 出生日期:1591 逝世日期:1647 民族族群: 主要作品: 周理(1591~1647),明末清初禅僧,俗姓杜,字彻融,号彻庸、一彻,祥云(今属云南)人。幼年出家,资质钝拙,不善表达。因礼拜观音文禅师,习静二十年,闻水声而豁然大悟。至浮渡山华严寺参谒朗目本智,嗣其法,为临济宗传人。曾以空观习定,受益甚深。后往参密藏道开、密云圆悟,住姚安(今属云南)妙峰山。于德溪寺开坛,以棒喝传宗,使二百年前古庭祖灯再燃。永历元年示寂,世寿五十七。或谓寂于崇祯九年(1636)。编有《竹室集》、《曹溪一滴》九卷,著有《谷响集》一卷、《云山梦语摘要》一卷。(《滇释纪》卷二、《径石滴乳集》卷四)